close

2006.07.04  中國時報
沒有人味,整建當然失敗
◎李亞倫



    百年歷史的建成圓環終於吹熄燈號了,大家皆感唏噓與憤怒,許多人認為臺北市政府應該負起主要責任。眾所皆知,臺北市的市政建設中,市場或夜市整建的不成功,幾乎是各界公認的事實,士林市場及夜市、圓環美食館、西門商場、龍山商場等皆是。何以至此,許多人認為係因缺乏「整體規劃」所致,真的是如此嗎?並不盡然,據筆者所知,市府類此的大案子都會找「專家學者」研究、規劃設計,並經重重審查後才定案,過程可謂相當周延,然而何以仍沒法獲致預期的結果呢?


    我們不妨先思考一下東方社會「傳統市場」、「夜市」、或「巴札」(bazaar)的特質,這種存在於亞洲及中東的市集大多是在淵遠的歷史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因此特別具有地方特色(或為學界所強調的「場所精神」),人與人互動的情感格外濃烈,商販的吆喝叫賣、五彩繽紛的商品、品類繁多的小吃、老少咸宜的競技及抽獎、隨處可見的街頭藝人或江湖術士、熙來攘往的人群等等,在這個「魔幻」時空,最傳統的風情與最新潮的符碼自由交流,人們進入這個場域很容易獲致豐盈而飽滿的「體驗」。這就是「熱鬧」呀!「熱鬧」,一個老老少少都知道其意思的日常用語,但對學術界而言,事實上卻又是最難以捉摸、難以定義、難以規劃、難以型塑的人間情境。


 市場或夜市整建案,市府所延聘的「專家學者」多為受西方教育者,本身的生活型態也較屬於「高檔」的西方品味者,不時會前往歐美「先進國家」旅遊或交流,因此在不知不覺中往往會以歐美「先進國家」之都市型態為效法對象。而大多數的市府官員則是很努力地想把臺北市建設成「現代化」、「國際化」、「資訊化」的大都會,如此一來,「專家學者」(多為都市設計建築背景者)就往往以「先進國家」的案例為摹本,提出的市場或夜市整建案(幾乎就是「建築設計案」):窗明几淨、造型新穎、甚至還頗具「後現代」風格者,而市府審查者往往會礙於「專家學者」之名聲而接受其所提具的整建方案,僅就各局處業務相關之「交通」、「停車」、「工程」、「維管」、「預算」等方面提出意見,如此一來,這一整套規劃設計及審查過程,「人文」這個最核心的議題,即使未被遺忘至少是相當我度上是被忽略的。



    而這一整套的作業過程,所依據的主要準則是「西方的」、「理性的」、「計量的」、「人為設計」的,然而相對於市場或夜市係「東方的」、「非理性的」、「質性的」、「自然生成」的特質,事實上是兩套相異的範疇,且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在法則,「專家學者」或審查者如果對此缺乏自覺,就會如同拿米達尺丈量梵谷畫作的美質,或意圖拿四方箱子去填裝流水,難怪整建案一推動下去,長遠歷史積澱的地方風情消失了,熱鬧的氛圍一去不返了,原本是流動的感官饗宴,如今成為大小相同、排列整齊劃一的空攤位(因為連攤商都不願進駐),這與原先所期望的「觀光夜市」願景相去不能以道里計。


    筆者並非反對市場或夜市整建,例如衛生條件的改善、公共安全措施的強化、交通動線的改進等等都非常重要;但如何在整建的過程中維持甚至強化其地方特質則更為重要,而非不顧各地方的文化脈絡與社會肌理,粗暴地將台北東區「新潮的」、「無地方感的」、「流線型的」風格的構造物任意移植,如此一來會走上失敗的結果幾乎是當然的;然而市府似乎還不清楚失敗的主因,以致迄今仍在各個改建案中重蹈覆轍。


    我們應揚棄表面上現代化但卻「理念粗糙」的整建方式,尤其重要的是,往後延請專家學者最好能包括人類學者、民俗學者、環境心理學家、乃至文學家等,如此才比較能由「人」的立場去思考,而非只基於「都市更新」或「建築設計」的立場,誤以為這僅是個單純的工程問題。(作者為觀光遊憩文化研究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goset 的頭像
    togoset

    美麗農村togo土溝的文化學堂

    togos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